 |
产品中心 |
 |
 |
联系我们 |
 |
郑州晶品超硬工具有限公司 工厂:郑州市中原西路竹川工业区
运营:郑州市明理路266号木华广场 电话:0371-5600 9088 官微:晶品工具
邮箱:zjp@zzjpgj.com
联系人:郑先生 朱女士
|
|
|
|
 |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
光伏产业链大致可分为上游多晶硅、硅片,中游电池片、组件,以及下游光伏发电系统三大环节。其中,多晶硅作为光伏产品制造的基础原材料,是光伏行业重要的环节。 近期,多晶硅材料的涨价备受资本市场关注。一月内涨超30%——短期内巨大的涨幅也迫使下游硅片、组件企业频频调价。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光伏产业开始实现由补贴推动向平价推动转变,多晶硅行业产能集中度进一步增强。全球前十的多晶硅企业中,我国企业有7家。 记者多方采访发现,从行业整体看,多晶硅价格依然处于理性区间,未来对终端光伏电站成本和竞价项目的并网规模影响有限。 多晶硅供需变化引起价格波动 在经历长达近半年的降价后,随着需求提升及供应趋紧,作为光伏行业上游重要原料的多晶硅,市场价格开始呈现上扬势头。复投料、单晶致密料、菜花料、多晶免洗料等的价格都有不同程度上涨。据生意社监测,8月12日多晶硅太阳能级一级料国内市场报价达58666.67元/吨,与7月10日相比涨幅达30.86%。 数据来源:百川盈孚 百川盈孚硅产业链分析师韩心阔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多晶硅涨价主要源于三方面的原因:一是2020年下半年,光伏行业发展计划恢复,终端需求较上半年出现明显上升;二是6~7月份,新疆地区协鑫、大全、东方希望等企业出现不同程度的计划外检修,致使7月份国内多晶硅产量下降约15%左右;三是目前新疆多晶硅料市场份额超过60%。六月底出现的新冠疫情对于新疆物流运输方面造成较大影响,多晶硅料供应能力下降。 根据硅业分会统计,7月份国内多晶硅产量约2.82万吨,环比大幅减少14.4%,短期看新疆疫情及事故影响依然在延续,8月份国内硅料产量可能仍会减少。受到上游供应短缺情况加剧等因素,让原本产量较少的多晶用料企业“捂盘”惜售。 另一方面,海外厂商的减产情况也影响供需。光大证券相关研报显示,今年光伏三季度淡季不淡,四季度是光伏传统旺季,当前下游单晶硅片产能仍在稳步释放,晶硅用料需求正持续增加,供给受限叠加需求稳步释放致使近期硅料环节供需偏紧。此外,全球龙头瓦克、OCI(韩国产能)由于成本较高,均持续减产;国内扩产的硅料产能2022年才能有效释放,所以2021年硅料价格仍可有效支撑,未来国内成本控制优异的龙头企业将通过扩产进一步提升其市占率。 财通证券7月末研报显示,目前国内先进厂商多晶硅现金成本控制在3万元/吨,生产成本在4万元/吨,综合成本在5万元/吨,价格主要由边际供给的现金成本决定。当前阶段,随着疫情影响逐步消退,下半年需求逐步释放,且全球单晶占比逐步上升,高品质硅料需求提升,多晶硅有望迎来供需反转,市场价格迎来拐点。 下游厂商一月涨价三次 从产业链角度看,硅料涨价增加硅片的生产成本,并有望传导到组件端。数据显示,多晶硅料价格每公斤涨10元,相当于单晶硅片(M6)涨0.18元/片,相当于单晶组件涨0.03元/W。 而从市场情况看,价格传导作用也十分显著。8月12日,隆基股份(601012,SH)宣布上调硅片价格0.2元/片~0.22元/片,涨幅约7%。而这已经是其近一个月内第三次涨价。7月31日,隆基股份对单晶硅片价格再次进行调整,以M6尺寸单晶硅片为例,每片价格上调0.3元。而在此前7月24日,隆基股份对M6尺寸单晶硅片价格上调0.11元。 此前,8月10日,通威股份(600438,SH)发布了最新电池产品涨价的公告,G1与M6单晶PERC报价0.97元/瓦,涨幅高达9%;156.75单晶单双面PERC电池片价格上涨至0.95元/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