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品转华为、小米年底的两场新品发布推介会,为2023年势不可挡的中国新能源车市推波助澜。中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乘联会)1月9日发布的报告估计,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量达到526万辆将一举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大汽车出口国,其中新能源智造汽车功不可没。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工业经济稳增长的“压舱石”。当前,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汽车产业正站在新一轮技术革命的风口上,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正在重塑汽车行业的未来图景。2023年1-11月,中国汽车总产量2711.1万辆,总销量2693.8万辆。新能源车产量842.6万辆,销量830.4万辆,渗透率达到98.55%。2023年1-11月,汽车制造业完成营业收入9.06万亿元,同比增长11.2%,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行业,我国电动汽车就像高铁、光伏、5G等行业一样,日渐成为中国先进制造和高质量发展的代表产业。
继“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站稳脚跟,华为、小米等传统通信、互联网科技大厂陆续宣布进军新能源汽车制造行业以来,凭借着其在信息科技领域的深耕,势必会为整个汽车制造业带来新的智能化机遇,也将带动产业链上的配套企业加快数智化转型升级的步伐。广汽研究院云服务与大数据专业总师黄敬表示,在政策支持的趋势和背景下,人工智能、5G、大模型等诸多新兴技术逐渐应用到汽车产业,并加速与汽车技术深度融合,推动汽车智能化转型。
互联网科技大厂进军汽车制造行业 促进行业智能化转型
在2023年12月26日举行的华为冬季全场景发布会上,作为鸿蒙智行的年度重磅产品,华为问界M9的发布引发了广泛关注。公开资料显示,华为在连续推出新问界M7与问界M9两大爆款车型,订单与交付数据均超市场预期。
华为正作为智能汽车行业的排头兵带头冲锋。从智能驾驶到座舱光学、声学等黑科技应用将在为相关上游产业带来智能汽车的春风的同时,为智能汽车行业注入新的活力与方向。
注意到,除华为外,另一家科技大厂小米也不甘示弱。2021年小米官宣进军汽车行业,计划投资100亿美元,同年注册公司并宣布2024年上半年正式量产。12月29日小米召开新车技术发布会,3个小时的发布会,雷军着重介绍了小米汽车在电驱、电池、一体化压铸、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五个方面的技术突破,并对小米SU7进行了预发布。
雷军表示,随着小米汽车SU7的发布,“人车家全生态”终于闭环,迎来了“跨越”一刻。他还表示:“小米决定10倍投入,从底层核心技术做起,认认真真造一辆好车,并通过15年到20年的努力,成为全球前五的汽车厂商,为中国汽车工业全面崛起而奋斗!”
回顾过去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从1.0制造业的纯造车时代到2.0的大规模生产,再到当下以大数据和物联网驱动的3.0时代,随着车企和手机厂商的相互跨界,汽车也有了新定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和新的发展方式。
随着我国“十四五”规划的深入实施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汽车已经成为汽车行业共识和发展的新方向。而中国汽车行业正以*的速度,迈向全面智能化升级的新时代。
智能化汽车持续发展 相关产业链公司或将受益
日前,工信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汽车智能化落地再迎政策催化。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支撑及战略规划的引导下,技术创新、道路测试、示范应用等方面均取得重要进展。
随着政策的不断支持我国的智能汽车行业发展迅猛,截至2023年12月31日,在资本市场中汽车行业共计上市公司320家约占整个市场上市公司的6%体量较大,在这么多家上市公司中还存在着很多市值“小而美”的公司,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投资价值凸显,未来成长性极高。
作为深耕汽车电子领域特别是在座舱显示领域多年的上市公司华安鑫创(300928)(300928.SZ)来说,汽车智能化发展为公司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资料显示,华安鑫创是国内*的汽车智能座舱综合服务商,主要产品包括智能座舱显示系统及域控系统、全液晶仪表、抬头显示、电子后视镜及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等。
汽车走向智能化趋势以来,智能座舱愈发重要尤其是在座舱显示领域。智能座舱在电动车产业链中的作用,就像是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和界面在智能手机产业中的作用。正如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和界面为用户提供了直观、便捷的交互方式,成为了智能手机的核心和灵魂,智能座舱也在电动车中扮演了类似的角色。它不仅提供了车辆信息的实时展示,还通过先进的人机交互技术(如触摸屏、语音控制、甚至是手势识别)改善了驾驶体验,使驾驶变得更加便捷、安全和舒适。
近年来中国消费者越来越注重汽车内部的智能功能,包括信息娱乐、互联网连接和车辆安全,使得智能座舱市场规模持续扩张。根据智研咨询数据显示,中国汽车智能座舱电子行业市场规模约为963.95亿元。在座舱电子产业链中,中控厂商凭借对硬件和软件的整合的产品优势和技术积累,占据了座舱电子产业链的制高点。从行业市场结构来看,中控液晶屏占比*重,占比为68.91%,其次为液晶仪表,占比为25.80%,消费者的需求进一步促进了座舱显示领域以及智能座舱的发展。
华安鑫创拥有行业**的座舱显示一体化设计方案及智能制造能力,保证性能品质的同时实现了更大程度的成本优势及更优的显示效果。凭借团队的专注和专业,华安鑫创直接或间接服务了国内大部分整车厂客户其中包括比亚迪(002594)、吉利汽车、小鹏汽车、长安汽车(000625)、上汽通用五菱等。除了专注智能座舱领域的研发外,在汽车智能化趋势发展的今天,华安鑫创还积极布局自动驾驶领域的发展,通过研发持续为汽车行业智能化发展贡献力量。
传统汽车零部件公司顺应行业智能化发展积极布局转型
传统汽车零部件行业公司顺应汽车智能化发展也在积极布局相关的转型。其中双林股份(300100)(300100.SZ)是一家从事汽车部件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业务的专业智造企业。主要产品包括汽车内外饰及精密零部件、智能控制系统部件、动力系统、轮毂轴承等。
根据双林股份投资者互动平台问答显示,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公司紧跟行业发展趋势,专注于新能源电动汽车电驱动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新能源电驱动产品已由圆线电机升级为更高功率的扁线电机及三合一产品。公司扁线电机及三合一产品已于2023年9月开始逐步实现量产,未来两到三年,总体产能会持续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双林股份的部分内外饰件产品已间接供货小米汽车,公司轮毂轴承、内外饰件、座椅水平驱动器等产品,也有直接或间接供货给问界、赛力斯(601127)等新能源车型,随着相关车型的逐步上市放量,公司业绩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除了传统汽车零部件行业外,在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快速发展的推动下,汽车传感器搭载种类和数量持续提升,我国汽车传感器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市场规模持续扩容。
根据亿渡数据和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汽车传感器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2017-2021年中国汽车传感器市场CAGR为13.8%,预计到2026年中国汽车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达到982亿元。
华培动力(603121)(603121.SH)作为一家老牌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厂商,近年来积极布局汽车传感器业务。在完成对盛邦的控股权收购后,华培动力产品线目前涵盖了应用于汽车动力总成系统、变速箱、排放系统、底盘系统等系统的多品类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位置传感器等,并在国内市场占据了一定的份额,行业竞争力明显。
通过设立全资子公司盛美芯和参股中科阿尔法,使得华培动力具备部分核心车规级芯片的自主设计、封装测试的能力。参股公司中科阿尔法的主要产品可以应用于公司旗下传感器公司盛迈克与盛邦已经量产的速度、位置类产品,使得公司在磁传感器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上与原有业务进行有效协同。同时全资子公司盛美芯的团队具有丰富的车载MEMS压力传感器芯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经验,能为公司压力传感器产品提供核心芯片的日录开发、设计及封装,通过布局上游核心芯片为公司传感器业务降本增效的同时保证产品质量,持续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展望未来,无论是2024年全年,还是未来几年,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出口预计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新能源汽车的出口潜力巨大,中国企业应该抓住机遇,加大研发创新、产品优化和品牌推广的力度,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相关企业应携手生态伙伴与客户,联合产学研各方,共同发挥产业聚合优势,为中国汽车智能化升级贡献力量。